快手平台新人吸粉难?了解流量分配逻辑,教你快速涨粉
想通过拍视频火起来?那得先瞅瞅自己是不是在瞎搞。每天在快手发视频的人有好几百万,可真正能火的没几个,其余的都只是在自我陶醉罢了。
快手不是你家后花园
好多人觉得随意拍些生活里的平常事就能火起来,这种念头跟买彩票盼着中奖没啥两样。快手的算法比你前女友的心还难捉摸,它不会因为你长得帅就多给你流量。2021年有数据表明,每天上传的视频超过3000万条,能登上热门的不到1% 。
有个来自东北的老哥,拍摄自家养的猪,三个月涨了80万粉丝。他拍猪可不是随便拍拍猪吃饭,而是给猪穿上衣服,演起了情景剧。这能说明啥?就是猪都比你会表演。
别跟风,会死得很惨
去年,“海底捞隐藏吃法”火起来了,好多人跑去拍。如今再去拍这个,要是播放量能超过500,那你可真牛。快手上的热点如同公交车,错过一趟就得等下一趟。
有个来自广东的小伙子,专门拍摄修理各种奇葩故障的视频,修理范围从拖拉机到微波炉,经过两年时间,积累了200万粉丝。他表示,秘诀只有一个,那就是找到别人不会的技能。这话听起来像是废话,可实际上确实是真理。
设备越贵死得越快
瞅见那些用专业设备拍视频的,基本上都不行了。快手用户就爱看有真实感的,你要是弄得跟电视台那样,谁会去看?2022年用户调研表明,75%的人更中意用手机直接拍的内容。
有个来自云南的大妈快手粉丝怎么涨,用千元价位的手机拍摄做菜视频,那画面抖动得厉害,就跟得了帕金森一样,然而因为她做的菜货真价实,如今已经开了三家饭店,由此可见,内容才是最重要的,设备根本不值一提。
别把观众当傻子
最讨厌那种开头是“家人们谁懂啊”的视频,点进去一看全是些没用的话。如今观众的耐心连3秒都不到快手平台新人吸粉难?了解流量分配逻辑,教你快速涨粉,前5秒要是抓不住人,就会直接划走。数据表明,完播率低于30%的视频基本上就没什么希望了。
有个开北京出租车的,每次视频开头都说“今天拉了个特奇葩的主儿”,接着就讲实际碰到的乘客的事。如今他靠直播打赏挣的钱比开车挣得多。这表明真实的事向来比瞎编的更能吸引人。
坚持发不如聪明发
有些人每天发三条内容,持续坚持半年,播放量却依旧是个位数。快手的算法注重的是“质”而非“量”,一周发两到三条优质内容,要比每天发些没价值的东西强很多倍。
江苏有位教小学数学的教师,每周仅发布一个解题视频,如今粉丝数量突破百万。她表示关键在于将一个知识点讲解透彻,而非追求数量。这番话值得所有渴望走红的人铭记于心。
互动比内容更重要
发了视频却不回复评论,这就跟白发了没区别。快手的推荐机制特别看重互动率,回复的评论越多,得到的推荐也就越多。有个卖水果的老板,他每条评论都会回复,如今已经成了网红经销商。
有个修车的师傅,特别逗,他每说一句话都带着“老铁”俩字,网友们就都调侃他。结果越调侃他越火,现在他开直播修车都能收到礼物。这表明在快手这个平台,会玩比会拍更关键。